视野百科
知识点 >> 财务政策
财务政策
财务政策
(Financial Policy)
目录
1 什么是财务政策
?
2 财务政策
的分类
2.1 宏观财务政策
2.2 微观财务政策
3 财务政策
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4 企业财务政策
的选择
[b]什么是财务政策
?[/b]
为达到特定的财政、经济、社会等目的,用以调节财务行为、高速财务关系
而制定的有关政策的总称。
[b]财务政策
的分类[/b]
[b]宏观财务政策
[/b]
宏观财务政策
的制定主体是作为国有经营资产所有者代表的国家。宏观财务政策
的调节对象是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受宏观财务政策
的调节,但在财务政策
的某些环节或某些方面也会涉及到非国有企业。宏观财务政策
的政策目标是实现特定的财政、经济、社会等目标,如实现利润、提高资金的流动性、降低成本等,但由于国有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职能,宏观财务政策
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与经济、社会等目标相联系的,比如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充分就业、以分为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成本政策、折旧政策。投资政策
包括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政策等;分配政策包括利润分配的程序、亏损的弥补程序、利润分配比例等政策;成本政策包括成本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等;折旧政策包括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固定资产折旧
年限以及固定资产折旧
方法等政策。
[b]微观财务政策
[/b]
微观财务政策
的主体是企业。微观财务政策
的调节对象是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
和财务关系
。微观财务政策
的调节目标是实现企业的财务效益。微观财务政策
的制定应当以国家的法律和宏观财务政策
为依据,在国有规定的宏观财务政策
的范围内,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目标。微观财务政策
一般包括筹资政策、投资政策
、利润分配政策等。筹资政策包括:企业资金来源的选择,如扩充资本、发行债券、内部规模、技术发行、对外联合、在境外设立子公司、所投资产业的选择等;利润分配政策包括利润分配的比例、股利政策
等。
[b]财务政策
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b]
财务政策
一般指财务主体利用一定的办法有意识地改变财务对象,以达到企业理财目标的指针。财务政策
因具有国家和企业两个不同的主体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目标取向和表现形式:
(1)就国家主体而言,财务政策
是国家以财务规则、制度等形式对企业财务方面所作的规范,它是一种强制执行性的财务政策
。其基本目标是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配合,对企业财务活动
进行规范和限制。从财务政策
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资本金的来源形式和管理的规定、现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
办法的规定、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利润及其分配政策的规定等;从财务政策
的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是《企业财务规则》和各行业的财务制度。
(2)就企业主体而言,财务政策
是企业在国家财务政策
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
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理财行动指南,它是一种自主选择性的财务政策
。其基本目标是配合企业经营政策,调整企业财务活动
和协调企业财务关系
,力求提高企业财务效率。从财务政策
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支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从财务政策
的表现形式上看,它是一套自主的、灵活的内部财务制度。
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无独立自主经营权,企业财务行为只能是一种被动行为,财务政策
也基本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性财务政策
,供企业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导致企业“无财可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特别是具有法人地位的财务主体的确立,企业财务行为成为一种积极的、主动行为,自主选择性财务政策
成为理财人员自主理财的外在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财务政策
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实现整个企业经营政策和财务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规范和优化公司理财行为,提高企业理财效率的重要基础。
[b]企业财务政策
的选择[/b]
企业财务政策
涉及到活动的方方面面。从理财内容看,主要包括:融资管理
、投资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
和股利管理
,因此相庆的财务政策
就有风险管理政策
、信用管理政策
、融资管理政策
、营运资金管理政策
、投资管理政策
和股利管理政策
,下面就财务政策
的选择问题进行讨论。
(一)风险管理政策及其选择
风险是一个较难掌握的概念,如何定义存在着争议,但无论如何,风险却是客观、广泛地存在于公司的融资、投资、营运资金和股利管理的全部理财活动中,并且对公司实现其财务目标有重要的,使人们无法回避和忽视。一般而言,风险和报酬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因此风险管理政策选择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在于在报酬和风险之间作出恰当的抉择。其决策原则是:当报酬率相同时,应选择风险小的项目;当风险相同时,应选择报酬率高的项目;当决策项目风险大、报酬率也高时,则取决于报酬是否高到值得去冒险,以及决策者以风险的态度。
从理论上讲,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可能采取三种态度:愿意冒险、回避风险、中庸之道。据此,可供选择的风险管理政策主要有:
1、回避风险政策。这是一种保守的风险管理政策。对于那些回避风险的决策者,总是以无风险作为衡量各种被选方案优劣的标准。事实
上,这种政策并不经常采用,因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总是与报酬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风险也就没有丰厚的报酬,一个成功的经营管理者是不会采用这种风险管理政策的。
2、控制风险
政策。这是一种冒险的风险管理政策。采用这种政策,要求公司在经营管理中,要正视风险,极力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风险
,以减少因发生风险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在理财实践中,这种风险管理政策经常被采用。
3、转移风险政策。这种政策是指对某些可能发生风险损失的财产或项目,用转移的方式转出企业,并交换回较为保险的财产或项目,如:用转手承包的方式把有风险的项目转包给他人;以参加保险的方式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等。
(二)信用管理政策及其选择
赊销是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方式,是企业为加强竞争、扩大销售、开拓市场而选择的出路。利用这种竞销手段,就必然产生商业信用
问题。当然,企业销售商品并不是对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给予商业信用
,而是应当先制定信用政策
,据以对各个客户进行评价,衡量是否可以给予商业信用
,并对其数额加以调节和控制。因此现代公司理财必须将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应收账款占用水平、市场竞争的程度、公司的销售状况、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公司信用罐及管理能力。若公司当前应收账款占用少、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路差、客户信用等级高、信用制度严密以及管理能力强,可实行适度宽松的信用政策
;反之,则可以实行适度从紧的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
是企业财务政策
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
1、信用标准
政策。为了评价、证实和判断购货单位的信用情况,用以确定对其可否给予商业信用
或达到一般的信用期,需要有评价这种信用的程度的标准,一般要有五个内容:
(1)客户品质,即购货单位过去履行偿债义务,遵守商业信用
的品德,这是对客户能否给予商业信用
最重的评价因素。
(2)偿债能力,这是销货单位的信用部门对客户过去的偿债情况、未来的盈利趋势、当前的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以后所作出的主观判断。
(3)财务能力,根据客户的财务报表以确定客户净资产的大小和获利的可能性,作为其赊销账款限额的依据。
(4)提供的担保品,对于信用期较长的单位,则需要研究其可能提供偿还债务的担保品,如流动资产
的内容及其变现能力。
(5)经济情况,主要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客户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影响。很明显,采用以上五项标准,对需要给予商业信用
的客户分别进行评价,是保证应收账款安全的必要手段。
2、信用条件
政策。信用条件
政策包括信用期限
和现金折扣
两个方面。在企业制定信用政策
的过程中,企业首先必须确定赊销需要采用的最佳信用期,企业采用的信用期越长,赊销的商品就赵多,发生的销售收入就越大,取得的利润也可能越大,而且坏账损失
也可能越高。其次还要确定合理的现金折扣
政策,它是为了鼓励客户提前付款所给予的优惠。现金折扣
的实施可以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但要发生折扣支出。因此,现金折扣
的制定,要通过分析给予折扣所减少的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和给予现金折扣
所发生的支出来进行。
3、收账政策。收账政策的制定要宽严适度。如果收账政策过于宽松,可能导致客户更加拖欠货款,增加与应收账款投资相关的成本;如果收账政策过于严格,可能导致公司失去较多的销售机会,影响公司未来的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收账政策。
(三)融资管理政策及其选择
融资管理的实质在于负债融资和主权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其融资比例的决策。负债是公司的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个公司只靠主权资本,而不运用负债资本就能满足资金需要的。负债融资与主权融资相比,负债融资的还本付息压力大,但资金成本一般较主权融资低,且不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而主权融资则是一种高成本、低风险的融资方式。
事实
证明,负债融资对企业经营个有重要的意义,会给公司经营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性影响:适度的负债不仅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而且可以产生财务模杠杆作用,即不论公司利润多少,负债资本的利息是固定的,当公司的投资报酬率高于利息率时,会使公司的每股收益提高;但过度的负债会加大公司的财务风险,甚至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从国际惯例来看,确定长期资本中负债资本和主权资本各自的构成比例及其相到关系,实质上是资本结构决策的核心问题。因此融资管理政策的选择必须建立在资本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从理论上讲,各公司都应有其最佳的资本结构,但实际工作中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判断资本结构的最优点。通常只能根据财务经理的经验和判断能力来作出决策,为此在制定融资管理政策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负债经营
政策的选择必须以资本结构的优化为基础。根据西方资本结构理论
,可采用以下两个标准来判断资本结构是否“最优”:一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最小化。一般认为,一个公司要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就是要使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降至最低限度。二是公司的总价值最大化。从根本上讲,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司价值
的最大化,所以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
应当是可使公司的价值最高。当然公司的价值只有投入市场才能通过价格表现出来,而且公司的市场总价值应该等于其股票的总价值加上债券的价值。
2、考虑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公司的风险程度。公司的风险对融资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若公司的风险大,举债就不如发行股票理想。(2)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越好,举债融资就越有吸引力。(3)销售的稳定性。如果公司的销售稳定,则可以较多地负担固定的债务费用,否则,就会冒很大的风险。(4)管理者的态度。如果管理者讨厌风险,就可能尽量减少负债资本的比例。(5)贷款者的态度。大多贷款者都不希望公司的负债比例过大。(6)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的行业,资本结构有很大差别。
3、进行融资的每股收益分析。判断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还可以通过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衡量。即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每股收益分析是利用每股收益的无差别点
进行的,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适于采用何种资本结构。
(四)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及其选择
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涉及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总体
安排。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依靠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考虑风险与报酬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营运资金是公司短期筹资
与投资的具体体现,它在数量上等于流动资产
减去流动负债
后的余额,因此它体现着公司在流动资产
及其筹资安排上的效果。
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一般有正常型、稳健型和冒险型三种,它们各有利弊:冒险型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小,风险最大,但其总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稳健型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大,风险最小,但其总成本最高,收益最低;正常型政策的收益与风险则介于二者之间。每个企业应当根据自己对待收益与风险的态度,在这三种政策之间作出恰当的选择:
1、正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公司以短期资金满足流动资产
的资金需求,以长期负债或主权资本满足固定资产的资金需求。这种政策减少了公司不能偿付到期款项的风险,它要求公司能够准确衔接资产变现和负债的到期结构。
2、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公司用长期负债或主权资本来满足固定资产和长期性流动资产
的资金需求,而且短期负债来应付临时性流动资产
的资金需求,由于短期资金来源产生于公司正常的经营过程,公司无法将它们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因此,这种政策的实际运用会遇到困难。
3、冒险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公司以长期负债或主权资本筹措部分固定资产所需的资金,以短期负债来筹措全部流动资产
和部分固定资产所需的资金。由于公司中的短期能力有限,可能没有足够的短期资金来满足,所以这种政策的风险最大。
(五)投资管理政策及其选择
投资管理是现代公司理财的一个重要内容,选择科学的投资管理政策来指导投资管理至关重要。投资管理政策是为了使企业在长时期内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估计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长期投资所作出的总体
规划。企业投资管理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科学地组织培植企业生产力,解决企业将来如何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企业选择投资管理政策必须考虑以下四个原则:
(1)从属性原则,即企业投资管理政策的选择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符合企业总体
发展目标;
(2)导向性原则,即企业投资政策
一经确立,就成为企业进行投资活动
的指导原则,是企业发展的纲领;
(3)长期性原则,即投资政策
是为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它不仅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也规定各项短期投资计划的基调;
(4)风险性原则,即投资政策
本身不能消除风险,因为投资政策
实施成功,就会给整个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使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反之,将会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甚至陷入破产、倒闭的局面。企业投资管理政策按性质不同,可划分为稳定型、扩张型、紧缩型和混合型政策四种:
1、稳定型投资政策
,是一种维持现状的政策,它适用于企业外部环境
近期无重大变化,投资维持现有水平,企业充分、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现有产品的利润,以积聚资金为将来发展作准备。这种政策实际上是产品转向的一个过渡阶段。
2、扩张型投资政策
,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新的产品生产和经营项目。其核心是发展和壮大。具体包括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多样化成长(即经营新的产品或服务项目)。
3、紧缩型投资政策
,该政策一般有两种:一是完全紧缩型投资政策
,即企业受到全面威胁时,将全部资产清算以收回资金、偿还债务;二是部分紧缩型投资政策
,是将企业部分非关据产品或技术出卖,紧缩经营规模。企业在经营决策严重失误,经营优势丧失,或者在取得竞争胜利时放慢竞争节奏时宜采用这种投资政策
。
4、混合型投资政策
,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同时采取稳定、扩张、紧缩性等几种政策。
(六)股利管理政策及其选择
股利理论
研究的焦点在于股利政策
与公司价值
是否相关的问题,目前存在着两种著名的股利理论
:一是股利无关论
;二是股利相关论
。事实
上,无论股利政策
与公司价值
是否相关,股利政策
都是公司的一项重要的收益分配管理政策。选择科学的股利政策
对于保障股东权益,协调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稳定股票价格,维护公司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公司股利政策
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有关影响因素:(1)从内部因素上看,主要有盈利状况、变现能力、筹资能力、投资项目、偿债能力等;(2)从外部素上看,主要有法律限制、股东要求和债务合同约束、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对以上这些因素的不同考虑,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股利政策
:
1、稳定股利政策
,是将股利支付额固定在一个已定的水平上,在较长时期内不随公司盈利情况的变动而变动的股利政策
。实施该政策,能消除投资者对未来股利的不安全感;便于股东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减少凤票投资风险;盈余减少不会引起社会反响。但该政策的局限性在于股利的支付与公司的盈利情况联系不紧密;盈利下降可能导致公司的财务危机,实际上影响股利的稳定性。
2、变动股利政策
,指股利支付随着公司盈利情况的变动而变动的股利政策
。实施该政策的好处在于:股利支付的数量与公司的盈利情况联系紧密,体现了“多盈多分,不盈不分”的原则,也减轻了公司的财务压力。但是,该政策容易使股东感到公司经营不稳定,从而影响公司股价。
3、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
,是将股利支付额固定在一个既定的、较低的水平上,在公司经营较好的年份,再增加一个额外的股利支付率率。显然,这种股利政策
吸收了稳定股利政策
和变动股利政策
的优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剩余股利政策
,是将公司的盈余首先用于盈利性投资项目,将剩余部分用于发放股利的一种股利政策
。实施该政策的优点是:有利于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和较低的综合资本成本,在股东对股利和资本收益无偏好的情况下,当投资收益
率大于股票市场报酬车时,公司价值
可能达到最大。但是,由于这种政策的股利支付率可能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容易影响股东对公司的信心。所以,对于盈利水平高、盈利性投资机会多的公司,适宜采用这种政策。
开放分类:公司理财、管理会计、财务管理
贡献人:飞草、 soslife
©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