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百科
知识点 >>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Virtual Economy)

目录
1 虚拟经济 概念
2 虚拟经济 的发展、影响及对策
2.1 一、虚拟经济 产生和发展
2.2 二、虚拟经济 的特征
2.3 三、适度虚拟经济 发展对实体经济 的作用
2.4 四、过度虚拟经济 会对实体经济 产生不良影响
2.5 五、促进我国虚拟经济 发展的对策
3 虚拟经济 的特性
4 虚拟经济 并非虚假经济
4.1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的基本关系
4.2 实体经济 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4.3 虚拟经济 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b]虚拟经济 概念[/b]
  “虚拟经济 ”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 的研究方兴未艾,还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现在关于‘虚拟经济 ’的提法比较乱”,大体上来说,可以归纳为4种说法。

第一种理解:成思危的定义

  成思危的定义是:“虚拟经济 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关于“循环运动”,成思危说:当前,虚拟经济 的循环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直接以钱生钱。

  这个说法的要点有三个:一是用“虚拟资本”做定义项;二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三是“在金融市场上”实现。

  这种说法影响最大。这并不因为成思危是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也不仅因为他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而是因为他是目前国内对虚拟经济 研究的权威专家、领军人物。他还是南开大学“虚拟经济 与管理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以“虚拟经济 ”命名的专业研究机构。

  理解与此比较相似、接近的,除了南开大学“虚拟经济 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 民教授,还有经济学家李晓西、华东师范大学的潘英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羽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的姜秀谦、南京经济学院的陶文庆等。

第二种理解: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王国刚 认为,在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 ”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 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经济专家李剑阁,用“经济符号”、“符号经济”表述“虚拟经济 ”,实际上也是这种看法。

  成思危则认为,虚拟经济 比金融包括的内容要广,而金融中有一些内容又不属于虚拟经济 。风险投资其实质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 (权益资本)的结合,知识资本就是一种虚拟资本,但显然不包括在金融的范畴内。

第三种理解: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

  这种理解与第一种理解的根本区别在于,着眼于资本,回避了“虚拟资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认为,虚拟经济 是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独立运动,这是虚拟经济 之虚拟属性的根本体现。虚拟经济 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产权交易。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标志在于产权本身也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

  清华大学教授宋逢明认为:金融是虚拟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市场才是虚拟经济 核心的部分。

  “最终幻想X”于2003年3月28日 在互联网发表的一个帖子中强调:研究虚拟经济 ,首先得研究资本的价值。“资本也能创造价值”。

第四种理解:新经济即“虚拟经济

  这种看法的理由是:新经济的切入点便是虚拟空间和虚拟社会。电视就是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是真实空间的再现。到了网络时代,这一空间不仅将成为人类生存重要空间,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笔巨大财富。

  姜奇平认为:重组信息空间意义上的虚拟经济 ,才是新经济意义上的虚拟经济 。把信息空间这个框架体系,套在国民经济上,就形成了广义虚拟经济 (或叫信息化经济)。信息空间包括曼纽尔·卡斯特所说“信息时代三部曲”的“虚拟空间”、“流动空间”、“网络社会”。

分歧的症结
  三种“虚拟”

  对“虚拟经济 ”的不同理解,症结在于目前人们同时在三种含义上使用着“虚拟”这个词。

  英文中有三个词我们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 ”。

  一个词是Fictitious Economy,是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的概念衍生出来的。这是成思危先生所说的“虚拟经济 ”,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

  第二个词是Virtual Economy,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所进行的经济运行方式,比如说电子商务等等,即“网络经济”。

  第三个词是Visual Economy,是指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际经济活动的可视化经济活动。

  这三个词都翻译成了“虚拟经济 ”,就容易产生混淆。为此,成思危先生主张,将第一个译作“虚拟经济 ”,第二个译作“拟实经济”,第三个译作“可视化经济”。

  成思危定义的“虚拟经济 ”,是由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概念衍生出来的。马克思的“虚拟资本”一词,英文是“fictitious capital”,德文是“fiktives Kapital”。

  因此,成思危所理解的“虚拟经济 ”是英文的fictitious economy”。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它本身必须有价值,二是它必须产生剩余价值。证券类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却能够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称之为虚拟资本。成思危先生认为,所谓“虚拟”是因为某一非真实的东西同真实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所以把这一非真实的东西模拟为类似的真实的东西。

  问题是,英文的“fictitious”,德文的“fiktives”,原意都是虚假的、虚幻的、虚构的、假象的。在马克思的眼里,所有的投机 、泡沫乃至金融危机都是因为虚拟资本过度发展造成的。在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的意义上使用虚拟经济 ,还容易把货币经济中的泡沫现象贬作虚拟经济虚拟经济 等于泡沫经济

  因此,李剑阁等专家学者则认为,与实体经济 相对称的虚拟经济 ,在英文中应是virtual economy。在我国出版的英文版十六大报告中,“虚拟经济 ”用的就是virtual economy。

  “虚拟经济 ”与英文的virtual economy对应,也有烦恼。在英美尤其是美国,“Virtual Economy”(虚拟经济 )指的就是“网络经济”。由于前两年在所谓“虚拟经济 ”的鼓惑下网络经济形成了泡沫膨胀,泡沫破裂给股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目前在美国把这种“虚拟经济 ”斥为概念炒做、“文雅谎言”。

  因此,对“虚拟经济 ”的第四种理解是不能采用的。

[b]虚拟经济 的发展、影响及对策 [/b]
[b]一、虚拟经济 产生和发展[/b]
  虚拟(fictitious)一词有:假想、假定、编造、虚伪等含义,并作为现实的对立面。经济学意义的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便是从这里引申出来,并且从虚拟资本开始的。虚拟经济 是资本独立化运动的经济。

  首先,虚拟经济 是和资本运动相联系的经济。什么是资本?用于获取收益的那部分财富才是资本。什么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是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这是比较传统的提法。其实,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虚拟资本的含义在不断发生变化。尽管如此,理论上,一般把虚拟资本作为实际资本的对照物,后者通常指生产资料,也包括生产过程中?quot;货币资本。资本的本性是要获取价值增殖。资本在运动过程中才能获取价值增殖。虚拟经济 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资本是其运动的主体。

  其二,虚拟经济 是和资本价值形态的独立运动相联系的经济。资本的基本形态是价值形态。资本以脱离实物经济的价值形态独立运动,这是虚拟经济 之虚拟属性的根本体现。纵观虚拟经济 的历史发展,可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或形态:

  一,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银行资本、股票资本运动的虚拟经济 初级阶段;

  二,价格剧烈变化条件下出现金融衍生工具虚拟经济 发展阶段;

  三,网络技术进步产生了大量网络服务的工具和场所,出现了虚拟经济 的成熟阶段。

  第一,虚拟经济 的初始阶段。希法亭(Hiferding, R., 1910)从揭示股票资本的运动规律出发,对虚拟经济 活动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提出,在股票交易所里,资本家的财产以生产之外的纯粹形式出现了。此时,虚拟资本具有双重迷信色彩,仍有某些实际根据,即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职能表示的货币资本。

  第二,虚拟经济 的发展阶段。虚拟经济 不仅独立于实体经济 活动,而且呈现虚拟经济 活动的双重虚拟性,即新的金融工具可以是对某种虚拟资本(如股票)所有权的收益进行再分配,如期货、期权、期货的期权等工具。近20年来,金融衍生工具 的出现,使得虚拟经济 进入了发展阶段。期间,金融工具的推出以及金融市场的建立有了较快发展。

  第三,虚拟经济 的成熟阶段。虚拟经济 在其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上银行 、网上股市、网上交易正在向我们走来,这些市场没有一般意义的建筑物,没有交易大厅和柜台,营业厅就是网页,所有交易和清算都通过互联网络自动进行。没有中心交易所和柜台,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出现了虚拟空间,并使得虚拟经济 的无形化,其假想的程度更高。虚拟经济 的成熟阶段开始于90年代中期,因特网的发展,网络超市的出现,虚拟空间的扩大,加上数据化存储技术的采用,传统的时空观念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革命。当人类进入21世纪,这种虚拟化的空间和市场形式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会与日俱增。此时,虚拟经济 的特点及其功能发生了质变,人类的生存空间也相应得到了扩充。

[b]二、虚拟经济 的特征 [/b]
  虚拟经济 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 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 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 ,成为与实体经济 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 相比,虚拟经济 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 性等四个方面。

  一,高度流动性

  实体经济 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 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 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 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正是虚拟经济 的高度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不稳定性

  虚拟经济 相对实体经济 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是由由虚拟经济 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 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 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 的不稳定性。

  三,高风险性

  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无常,不遵循一定之规,且随着虚拟经济 的快速发展,其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 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御,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 等大量投机 性资金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 的高风险性。

  四,高投机

  有价证券 、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虽然可以作为投资目的,但也离不开投机 行为,这是市场流动性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 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是在新兴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 行为的措施、力度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 越具有更高的投机 性,投机 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达到通过短期投机 ,赚取暴利的目的。

[b]三、适度虚拟经济 发展对实体经济 的作用 [/b]
  虚拟经济 是与实体经济 相对立,但又密切联系,各种形态虚拟经济 的发展是与不同阶段实体经济 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而且是实体经济 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虚拟经济 一旦形成并发展,就会对实体经济 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的延伸。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的必要补充,并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 活动。在虚拟经济 的初始形态,股份制的出现不仅在股东共担风险的前提下,为产业资本 提供资金融通,而且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实体经济 运行质量。虚拟经济 发展阶段,金融衍生工具 的出现是适合价格剧烈变化要求的,新的工具和市场形式可以用来防范价格风险,确保产业资本 运行的稳定性。虚拟经济 的成熟阶段,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虚拟经济 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实体经济 进行了有益的补充,网上交易的开通,为更多的潜在交易者提供了市场准入 的可能,并大大地推进了跨越时空的金融交易。此外,网络超市的出现不仅有利于简化购物手续,而且会大幅节约交易成本

  二,虚拟经济 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 的资本形成。虚假经济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 的资金融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体经济 的资金来源。比如,股票资本的出现使得上市公司可以获得稳定的产业资本 来源;金融衍生工具 的出现促使相关资产(或标的物)的流动性有所提高,并为风险控制提供新的手段,有助于增强实体经济 的稳定性;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实体经济 的空间有所延拓,此外,较低的成本使得实体经济 的融资成本趋于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股票资本和金融衍生工具 来说,托宾q比率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 运行的资本形成,扩大资本形成的基础。

  三,虚拟经济 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 的成本。虚拟资本的出现,表面上看,是从产业资本 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获取收益的权证,因而具有虚拟性。然而,虚拟资本的形成并非虚无缥缈或无中生有,而是以实体经济 为基础而产生,并形成对实体经济 有益的补充,这种补充倾向于降低实体经济 的成本。股票资本的出现使得借贷资本形态转化为股票分红 ,这样,不仅使产业资本 的来源得到保证,而且倾向于降低资本成本;对于金融衍生工具 来说,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使相关资产的流动性有所提高,盈利能力有所扩大,并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实体经济 的资金成本;就网络经济而言,虚拟交易场所和空间的扩大,不仅拓展了现实的空间,而且直接降低了相关设施成本,如网上购物、网络交易相对降低了实际经济交易活动的寻租成本或交易成本 。四是,虚拟经济 可对实体经济 的风险进行重组。虚拟经济 是以虚拟资本运动为特征,与实体资本相比较,虚拟资本所有权的市场性更强,其价格构成中包括预期因素和时间因素。尤其是一些新的风险对称性金融工具可以对实体经济 所有权进行重新组合,产生风险的重新捆绑。总之,虚拟经济 虽然独立于实体经济 而存在,却以现实的实体经济 为基础,不能离开实体经济 活动。虚拟经济 是与实体经济 相对应的,却能对实体经济 的运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相应提高实体经济 的效益。

[b]四、过度虚拟经济 会对实体经济 产生不良影响[/b]
  虚拟经济 的出现及其发展是实业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如果虚拟经济 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 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虚拟经济 的优点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相反,其不利影响会有所放大。因此,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发挥促进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过度发展、缺乏管理的虚拟经济 会对实体经济 产生严重的危害。

  第一,虚拟经济 可能产生泡沫经济虚拟经济 价格形成往往与心理预期和时间密切相关,一旦对未来经济形势展望过于乐观,便可能出?quot;虚假繁荣,出现泡沫,最终形成经济衰退。股票交易本来有利于股票一级市场发行和股票融资,但是,如果股票交易过度,市盈率 高,转手率太高(这意味着其价格变化频繁而且幅度大),股票市场所停留的资金量就会越来越大,这些被挤出的资金可能来自产业资本 ,因而会相应减少实体经济 的资金。不仅如此,股票市场价格的剧烈变化,还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资产,尤其是价格下降时,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可能形成需求萎缩而直接影响到社会总需求变化,使宏观经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有所加剧。为此,大多数国家创建商业银行、组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市场以及开通网上交易,其目的在于为实体经济 提供有益的支持,而不在于促进虚拟经济 的膨胀。经验表明,虚拟经济 的过快发展,常常会形成经济泡沫,最终危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虚拟经济 会对实体经济 需求产生剧烈震荡。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为参照系或相关资产,其价格变化表现为对实体经济 预期趋势。实际上,虚拟经济 可以作为实体经济 未来变化的一面镜子或参照物,展示未来经济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正因为如此,虚拟经济 的剧烈变化可能带来实体经济 行为的相应变化,比如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 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相关资产市场(现货市场)的供求变化;外汇远期、期货、期权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影响到外汇现汇 的供求及其价格变化。因此,虚拟经济 会增加实体经济 供求失衡的力量。

  第三,虚拟经济 可能成为监管和税收的盲区。虚拟经济 的高级形态中以非中心场所为特点的市场部分可能游离于宏观管理之外,与实体经济 相比较,这些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较难得到确保,监管上有可能存在漏洞,尤其是虚拟经济 往往处于国家税收管理范围之外。一旦大量的实体经济 行为为虚拟经济 活动所替代,国家税收的税基范围会相应缩小,从而影响到国家税收的合理增长。

[b]五、促进我国虚拟经济 发展的对策 [/b]
  当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虚拟经济 发展的成熟阶段,我国虚拟经济 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既面临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从机遇来看,随着全球网络业的发展,中国网络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外资正看好中国网络市场的前景。中国的电脑及网络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虚拟经济 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近年来,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省的上市公司通过加强科技开发,实行向网络公司转型,把发展目标瞄向中国市场。从挑战来看,我国的虚拟经济 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股票市场发展规模小,受企业运行机制的影响,作为虚拟经济 初级形态的股票市场还有待规范和发展。在金融衍生工具 的推出方面,我国金融创新受到强大的制度性约束,金融行业市场化程度很低,还有待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为了推进我国虚拟经济 的发展,要从我国实体经济 的情况出发,按照实体经济 的要求和条件,采取有利措施,积极创新,逐步推进虚拟经济 的发展。发展虚拟经济 的目的是要促进实体经济 的发展,实现实体经济 有效的延伸,为实体经济 提高效率提供有效的空间。无论是发展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还是发展以网络交易为标志的成熟形态的虚拟经济 ,都要从现实经济需求出发,根据现实经济的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等特点,明确虚拟经济 的发展方向,对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予以保护,适当发展虚拟经济 ,促进实体经济 发展。要发展虚拟经济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既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推动虚拟经济 的发展;又要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为此,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发展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提供有益的设施。对于可以代替实体经济 运行的虚拟经济 部分要有条件地发展,力求降低实体经济 的经营成本。要转变宏观管理的观念,逐步取消金融管制,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管 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增强透明度,确保虚拟经济 健康运行。

  二,根据虚拟经济 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加强系统性风险管理。虚拟经济 独立于实体经济 之外,其价格变化更多地受心理预期所影响,因而具有比现实金融交易的风险更大的风险,因此,其系统性风险日益突出。要加强对虚拟经济 的风险管理,如在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做好防火墙设置,要有确切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虚拟经济 的健康发展,避免其有效性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而有所降低。在加强风险管理中,要针对虚拟经济 中存在风险投机 交易行为,对虚拟经济 的风险重组适当加以限制,不仅要对虚拟经济 的风险性加强管理,而且要对风险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转移予以防范,并实现技术上的保证。

  三,加强对虚拟经济 的宏观管理。不管是对新的金融工具,还是对提供虚拟服务(虚拟社区、网页、邮箱等虚拟服务)虚拟场所,都要加强宏观调控,适时制定有效的虚拟经济 法规,颁布相关的税收和会计准则,确保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发挥积极作用。

  四,加强对虚拟经济 的监督管理。虚拟经济 的发展可能会给现实经济提供经济金融犯罪的可乘之机,为此,要加强对虚拟经济 的监督管理,防止通过虚拟经济 进行非法金融交易、盗窃资金、洗钱等金融犯罪。

  五,建立和完善实体经济 结构调整。虚拟资本的发展可能对实体经济 产生了形成竞争和替代。例如虚拟经济 的发展将使银行业面临新的重组。原来,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银行办公大楼开始出现减少,并相应增加网络化建设。据报导,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对银行业进行重组,仅在加州就要关闭120家分行,裁员3700人。今后若干年内,美国银行业的经营网点将减少一半左右。为了适应虚拟经济 的适度发展,还要在企业改革、金融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采取相关政策措施,要努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 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重组银行业,充分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逐步放松金融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运行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宏观调控手段方面,要努力采用市场化手段,发挥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总之,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发展虚拟经济 创造条件,推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的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实体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b]虚拟经济 的特性[/b]
  虚拟经济 的两个特性一是经济性,一是虚拟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价值符号及它们的交换也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没有价值及价值交换就与经济沾不上边,也就谈不上它的经济性;并且,价值符号还可以还原为价值实体,即从虚拟走向现实。无论是纸币,还是股票、电子货币、其它各种有价票证,它们的发行和流通基础就是价值和信誉,它们代表的是实体价值,是实体价值的代表,并且还可以为实体经济 服务。而信誉作为价值符号的发行基础存在很大的接受风险。

  所谓虚拟性,是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虚拟经济 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纸币不是价值实体,而只是一种价值符号;这种符号又脱离了价值实体,成了实体价值的影子。当价值符号脱离价值实体较长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投机 性交易,这就使这种脱离成了价值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这就是虚拟现实。纸币就是这种游离价值的存在方式,游资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表现。纸币的价值是不能不承认的。特别是今天,纸币的价值具有全息性,它是一个国家的信誉及价值尺度符号,更是一个国家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国家的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 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实力充分强大,国家的货币才是一个强势货币。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被赋予了更多的非客观物质性的劳动价值,即可能被充入了更多的政治价值。当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任何一种实力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影响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资金作为价值的表现,只有当它没有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换,而只与它的同类即价值符号进行交换时,它才能被归为虚拟经济 范畴。

  期货合约 只是一种远期实现的商品购销合同,买卖期货合约 不是真正的实体商品交易,它只能归为虚拟经济 范畴。

  以价值符号互为交易对象及为此所构筑的交易平台,都属于虚拟经济 范畴。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 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 范畴。

  信息在虚拟经济 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虽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掌握信息则存在差异。对于虚拟经济 交易活动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交易利润产生的重要基础。虚拟经济 活动中的高手就善于利用信息、信誉、未来前景等来创造利润。信息转化为利润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信息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反映和结晶,也是劳动产品,也应该具有价值,只是其价值量难以精确测度,只能在交易过程中由交易双方自主认定。信息价值的认定和交易的完成,就完成了信息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信息被大量挖掘、使用和交易并创造利润,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b]虚拟经济 并非虚假经济[/b]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论题简述如下:

[b]实体经济虚拟经济 的基本关系[/b]
  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 "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 虚拟经济 "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 "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券,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 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 产生于实体经济 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 的发展为基本目的。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 的主要功能有二:

  一,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 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二,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例如,没有股权分散、股票交易,则没有现代股份公司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 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 。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 ,本身就是" 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 相比,也属"虚拟"范畴。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 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 。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 部门立即就有反映。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 ,就没有现代经济。

  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 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产品 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 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防范金融风险 ,并通过促进资金流动(包括国际流动)来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80年代中期,随着"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与美元的比价从 240:1急速升至140:1),由此导致了我国的日元外债在价值上的严重损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债的企业,迄今难以"翻身"),如果我们在借入外债中,能够及时地运用外汇期货中的某些运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则不致发生这类损失。在国际社会中,运用金融衍生产品 来防范金融风险 的例子,不胜枚举。毫无疑问,正如世间其他事物,金融衍生产品 也有其负作用,但这些负作用,是可通过严格金融法治、加强金融监管 等予以控制和防范的。

[b]实体经济 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b]
  " 虚假经济"是用于描述经济运行中虚假成份的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这一概念用得不多,近年较为流行的是"泡沫经济 ".实际上,所谓"泡沫",指的就是经济运行中的虚假成份。日本的泡沫经济 破灭与银行、股市等金融活动直接相关,东南亚危机冠以"金融"危机,这是一些人认为,虚假经济主要来源于金融部门,是虚拟经济 的产物。但是,这一认识,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更不利于实现"两个转变",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上看,从1825年至1920年的 9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11次经济危机(其中,1857年以后的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些危机主要不是由虚拟经济 引发(此时,虚拟经济 并未成为与实体经济 相对独立的经济现象)的,而是由实体经济 部门中的虚假因素导致的。对此,恩格斯曾深刻地描述说:"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信用和投机 事业的真正障碍赛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拼命的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如此反复不已。"(《反社林论》,单行本,第273页)从现实来看,日本泡沫经济 与房地产"热"直接相关,而房地产业实体经济 范畴;东南亚金融危机虽从金融市场发生,但其深刻原因则在于实体经济 部门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对外贸易的持续逆差,外汇储备 剧减。如果说,在日本泡沫经济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还有虚拟经济 的负面作用的话(例如,在日本泡沫经济 中,有股市"热"、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也有汇市和股市的"热炒"、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那么,韩国的危机,则主要是由实体经济 部门(大企业)的虚假问题所引致的。

  事实 上,实体经济 中并非没有虚假经济。在实体经济 运行中,虚拟经济 的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形:其一,虚假的市场繁荣,使已生产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产品实际上已成为过剩产品,这部分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 1920年以前,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属这种情形;日本、东南亚等国房地产"热"的后果,也属这种情形。其二,由于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产品(服务)缺乏基本的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销售。这些生产能力及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卢布大幅贬值,不是由于卢布发行过多,根本原因在于,由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所造成的经济严重贬值。其三,由于体制弊端、管理制度混乱、资产质量低下等原因,使产品成本过高、性能不全、使用不便,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为客户所接受。这些生产能力及其产品,形成了经济的虚假部分。东南亚国家、韩国的危机,相当程度由此引发。

  此外,"假、冒、伪、劣"、走私、地下经济也属实体经济 中的虚假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产出的低估,属虚拟经济 的另一种形态。例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相当一部分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相当一部分实物采取非货币化形式直接分配或消费,由此,造成实际的经济产出大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或者说,宏观政策调控的经济活动小于实际经济活动。这种低估型虚假经济,在直接关系上,虽不致于引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及危机,但对市场经济建设、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均有负面制约。

[b]虚拟经济 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b]
  虚拟经济 与虚假经济的联系,似乎一目了然,但事实 并不如此。虚拟经济 运行中,虚假成份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表现也各种各样。简单地说,主要有三种情形:

  其一,货币发行过多,导致投资膨胀、消费膨胀和通货膨胀。货币投放量过大,一方面由中央银行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造成,另一方面则由商业银行创造的派生货币造成,在经济膨胀的场合,大于真实经济的部分,形成泡沫,即经济的虚假部分。


  其二,金融资产质量低下,金融资产价格膨胀。金融资产质量低下,有多种表现。对银行等存款机构来说,坏账、呆滞帐过多,是资产质量低下的表现;对证券市场来说,债券到期不能如期兑付本息、股票市价远高于其内在价值等,也是金融资产质量低下的重要表现。在资产质量低下的场合,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已大大低于帐面价值,其差额属虚假成份。所谓金融泡沫、股市泡沫,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由金融资产质量低下或金融资产价格膨胀所形成的虚假成份。

  其三,币值高估或低估。在币值高估的场合,以外币计算的经济总量被扩大,扩大的部分属虚假范畴;在币值低估的场合,以外币计算的经济总量被缩小,缩小的部分也属虚假范畴。

  虚拟经济 中的虚假成份,是引发金融风险 甚至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1929年的世界大危机,主要原因在于纽约股市崩溃。但是,虚拟经济 建立在实体经济 的基础上,虚拟经济 中所发生的诸多虚假,与实体经济 的虚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大多数场合,前者主要是由后者引致的。简要地说:

  第一,货币投放量过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实体经济 挤压引致的。我国1992-1994年间的货币投放量大幅增加,就主要原因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实体经济 部门通过"倒逼",而迫使金融机构投放的。一个典型的现象是,我国的通货膨胀总是与投资膨胀联系在一起,同样,每次抑制通货膨胀,也首先从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入手。

  第二,金融资产质量低下,主要是由实体经济 部门中的企业资产质量低下引致的。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存在着大量不良贷款。这些贷款所以不良,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在实体经济 部门中,以企业的不良资产形态存在着。证券市场中,股票市价所以高于其内在价值,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等重要经济指标年年下滑;公司债券所以质量低下,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无力到期还本付息。

  第三,币值高估的主要原因在于,实体经济 部门的科技进步缓慢、市场竞争力减弱、产出成本增高等。东南亚、韩国等国家的情形就是如此。

若干政策建议
  从现实情况来看,实体经济 部门的资产质量将是一个基本的关节点。企业资产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产负债率 过高。我国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大致在70%左右,这意味着,它们的净资产已100%地抵押过2遍以上,已再无可供抵押担保从而获得贷款的资产。因此,这些企业缺乏的不是债务性资金,而是资本性资金。缺乏资本金,直接意味着,企业严重缺乏增加资产、推进经营发展的后劲。我们估计,要将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降低到50%左右,目前需要补充的资本金达30000亿元以上。

  第二,资本结构不合理。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大多数为独资性国有企业,虽然有些已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但大多数情况是,各国有企业相互参股。在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极为有限的条件下,继续采取这类方式,就是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资本性资金将难以得到充分的补充,同时,"政企不分"的状况也难以根本改变。

  第三,资产的科技含量不高。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相当快速,这对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但这些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引进"形成的。企业资产质量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由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决定。开发并运用高科技,是促使不良资产转变为优良资产的关键性机制。

  第四,资产规模过小。我国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小"为典型,绝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规模,难以达到规模经济 的要求,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高科技的大规模运用,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产品成本过高。一些企业集团 ,虽名义上有较多的资产,但这些资产投于多个产业、多种产品生产,其结果,仍然是没有规模经济 。面对国际大公司的市场挑战,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舰队",而这种舰队,不是拼凑,而是有机整体。

  解决实体经济 部门资产质量低下的问题,从金融机制上说,运用银行机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鉴于企业资产中目前严重缺乏的是资本性资金,鉴于推进高科技产业化,迫切需要资本性资金的有力支持,鉴于改善企业资本金结构,只能运用资本性资金来解决,鉴于推进资产购并重组,需要补充资本性资金,同时,鉴于我国目前资本性资金最大的供给者已由政府财政转变为广大居民,所以,关键点在于,发展资本市场,动员千百万居民的资金转化为实体经济 运行所需的资本性资金,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性财产基础。为此:

  第一,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其中,存量股份制、债权转为社会股权、将建设国债建立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运作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等,都是应当重视的具体措施。

  第二,积极推进创业投资 ,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知识经济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投资 的功能极为重要。为此,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各届参与创业投资 ,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市场,至关重要。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 。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的非货币化,有着诸多弊端;资产的非证券化,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

  第四,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 ,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和规范。在双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运用计划经济机制,虽一时抑制了某些现象,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成长,结果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为此,应特别重视运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强化金融监管

开放分类:股票金融投资
贡献人:飞草 soslife
百科PC版 | 视野移动版
©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