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百科
人物 >> 易庭源
易庭源(1919.10.27~2011.8.19),男,出生于湖南汩罗县,1944年从湖南国立商学院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53年调入中南财经学院。1983年晋升教授,曾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
兼任湖北省成本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市会计学会及湖北省建设会计学会等学会的顾问。
主要从事会计学成本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8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54篇。易庭源教授创立了“资金运动
会计理论”和“利润分块理论”。
其主要学术思想是:
一、革新借贷复式记帐原理,创立“新动态论”和“资金运动
论”。从40年代中期起,把德国巴比的“资本循环学说”和日本太田哲三的从平衡表与损益表
双重计算损益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水槽为比喻说明借贷复式记帐原理,形成“新动态论”。20世纪50年代初以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发展为“资金运动
论”。具体说明利润是创造于生产过程,而实现于等价交换的销售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的精华,进一步发展为“价值与使用价值
矛盾论”。日本君塚芳郎教授看到易庭源教授的著作《资金运动
会计理论》(1988年版),得知他恩师太田哲三的学说,是“新动态论”的来源之一,极为感动,遂写《太田哲三——无法描写的大人物》一文(日本大学商学部图书委员会编《砧通讯》1988年12月17日
),并写信给国际会计学会主席保罗·加纳,通报此事。日本西村明教授在《会计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论
——中国围绕会计属性的争论》一文(九州大学经济学会《经济学研究》53卷1、2合并号)指出,“中南财经大学易庭源教授在德国会计理论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资金运动
论”。津谷原弘教授将易庭源教授的论文《从价值与使用价值
矛盾进行控制与决策》翻译为日文,转载于《名古屋商科大学论集》33卷2号,将其成果介绍给日本学术界。
二、革新成本计算原理。扬弃单纯“产品观”,创立“成本计算对象时空观”,具体说明分步法、分批法、简单法(单步法)的形成。树立成本项目
“经济用途观”,以便按用途进行控制。树立“费用汇集划清界限观”,以防“化、挤、冲、摊”。
三、革新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对事前长期投资的预测与决策,创造了“可行性研究”、“价值工程”、“盈亏平衡点
分析”等方法,可惜只在帐外进行。现在,易庭源教授研究提出要建立事前事中有机结合的成本分块、收入分块、利润分块核算体系。
四、创立“利润分块责任制”理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利润留成法、利改税、承包责任制、税利分流”等方法。也由于是以一个笼统“总利润”作为分配对象,也始终分配不准。易庭源教授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跟踪调查研究,积20余年时间,创立了“利润分块责任制”理论。1990年向省科委申请了“利润分块承包责任制的研究与试点”的重点软科学课题,于1990年—1991年在鄂州
三个工厂试行一年,进展顺利,获得成功。经国内14位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与实用价值的开拓性成果。湖北日报、新闻报头版头条报导,还有许多报刊作了详细报导,高度评价易庭源教授创立的“利润分块责任制”是对我国利润理论的一个突破,是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新探索。
易庭源教授在会计学领域对记帐方法、记帐原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指标、帐表制度等方面的大大小小问题都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探讨。现在,84岁高龄的易庭源教授将研究方向转到“人才资源价值会计”学说的创立上。
开放分类:会计学家、会计名师
贡献人:歪C歪、 qiaobocao
©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