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百科
人物 >> 刘尚希


刘尚希 ,男,1964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桃江县,现为[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url]所长兼书记,曾任[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url]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培养出来的新一代博士,注重经济学研究的实践性和本土性,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出发,撰写了一系列论著、论文、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其内容涉及宏观经济、收入分配、公共风险、财政风险、公共财政、公共政策等方面。现为[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湖南大学]湖南大学[/url]会计学院兼职教授。毕业于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

1984年9月—1987年7月在[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湖北财经学院]湖北财经学院[/url](现[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url])财政税务系就读财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7年参加工作,在[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中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url]任教。

1990年获得[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url]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出访过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阿根廷 、土耳其、澳大利亚、南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对国外同领域的问题有较广泛的了解。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及全国所有的省市,并在二十几个省市政府部门及大学做过专题性学术演讲。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内重大课题研究和国际合作课题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理论与政策,包括公共风险、公共财政、财政风险、公共分配、公共政策等。

作为财政部科研所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早在1989年就入选了当时惟一的《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url]1992年出版)。1992年出版的博士论文《收入分配循环论》一书,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仅仅着眼于收入流量的常规,从流量与存量循环的角度构建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在1995年第二次全国财政理论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1991年承担中国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于光 远主持)“中国理论经济学史1949—1989”中的“财政篇”,对建国以来的财政理论演变和发展作了深入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1993年撰写的《非国有经济:中国未来经济的主体》和主持《统一财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课题的研究等,其成果《没有统一的财政,就没有统一的政权》发表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优秀改革理论成果,被收入由[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红旗出版社]红旗出版社[/url]出版的《中国改革成果通报》。

1995年参与组织《墨西哥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和《 95 及 2010 年财政发展战略研究》两大课题的研究,作为总报告执笔人,其研究成果受到当时[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王丙乾]王丙乾[/url]副委员长和[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刘仲藜]刘仲藜[/url]部长的充分肯定。

主持“国企高负债对财政影响的预警性分析”课题研究。该项成果在《管理世界》 (1996 年 5 期)发表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新华社《了望》周刊记者曾就此做了采访和报道。

1997年初发表的研究报告《财政风险:我们的看法与建议》引起了全国人大财经委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之后一直追踪研究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财政风险分析框架。

主持 1998 年全国财政系统协作课题“财政支出管理”的研究。该课题在大量调查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对当时财政支出管理中的问题和矛盾做了深入的实证性分析,并在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前,就明确提出了设立该机构的设想。

在研究财政风险的过程中,发现公共风险是个更为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因而转向研究这个问题。研究成果《论公共风险》( 1999 年发表于《财政研究》)对政府、制度、组织以及财政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做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解释,并运用于公共财政问题的现实分析。

还有对减税问题的研究、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对部门预算的研究、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研究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
其主要学术贡献 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收入分配循环理论的研究
首次从存量与流量的关系来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其成果的核心思想是收入流量的分配是受存量制约的,政府政策对其影响不大,除非有新的制度安排。这为我国现实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所证实。

二是公共风险理论的研究
在我国,公共风险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独创性地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公共风险的理论,并一直以此为观察现实问题的一种方法,用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 2002 年从公共风险出发,提出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两种方法:风险归宿法和反向假设法。这项成果发表在我国经济学界的权威杂志《经济研究》,为解决政府财政长期存在的“越位”和“缺位”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三是财政风险理论的研究
作为我国最早系统地研究财政风险的学者,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即运用“不确定性分析”来重新解读财政运行、财政制度、财政改革与财政发展。自 1997 年发表《财政风险:我们的看法与建议》之后,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财政风险问题的研究成果。

四是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的研究
这项研究是从 2003 年上半年我国发生“非典”危机引发出来的。面对经济社会中的突发性事件,财政该如何做出反应?如何实施危机管理 ?这是一个现实性、理论性、系统性都很强的问题,为此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的新问题。

近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
《收入分配循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年出版;
《中国公共政策的热点与难点》(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公共收入》(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年出版;
《部门预算:理论与实践》(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年出版;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 :隐匿的财政风险》(主笔),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年版;
《财政风险理论及其防范对策》(主笔),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年出版;
《财政风险:我们的看法与建议》,载于财政部科研所《研究报告》 1997 年 4 月;
《论公共风险》,载于《财政研究》 1999 年第 9 期;
《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的初步分析》,《管理世界》 2002 年第 5 期;
《怎样看待税收的增长和减税的主张》,《管理世界》 2002 第 7 期;
《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回顾与展望》,载于[url=http://baike.esnai.com/searchRedirect.aspx?rd=2&wd=刘国光]刘国光[/url]等主编的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2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公共支出范围:分析与界定》,《经济研究》 2002 年第 6 期;
《中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研究》,《经济研究参考》 2002 年 56 期(F-6);
《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经济研究》 2003 年第 5 期;
《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财政研究》 2003 年第 6 期。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及其定位》,《税务研究》 2003 年第 5 期;
《构建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机制》,《财政研究》 2003 年第 8 期;
《中国:经济运行变化引致的财政风险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36(B-7);
《面临挑战的国家财政安全》,《财政与税务》 2003 年 12 期;
《个人所得税:如何发挥调节功能》,《税务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银行改革的四种结局》,《改革内参》 2004 年第 23 期;
《中国财政风险的制度特征:“风险大锅饭”》,《管理世界》 2004 年第 4 期。
  
开放分类:官员教授公务员湖南
贡献人:2009wtt
百科PC版 | 视野移动版
©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