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百科
单位 >> 上海市会计学会
官方网址 http://61.152.192.101/gb/kjxh/xhjj/index.html
上海市会计学会
成立于1979年初,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一个群众性会计学术社团。当时正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关键时刻,许多会计界人士深切感到我国会计事业在遭受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严重破坏之后,迎来了会计事业的春天。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经本市部分热心会计事业的陆修渊、张更生
、顾福佑
等同志的倡议,得到我国杰出的会计学家、教育家潘序伦
同志和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黄逸峰同志的大力支持以及会计界知名人士龚清浩
、王眉征、顾树桢
、黄朝治、娄尔行
、李鸿寿
等同志的积极参与,筹建上海市会计学会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工作并报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于1979年1月18日
正式宣告成立。在成立大会上选举黄逸峰、王眉征、龚清浩
、顾树桢
、黄朝治等41位同志为理事。大会以后,经第一次理事会一致推选黄逸峰、王眉征、龚清浩
、顾树桢
、黄朝治等18位同志为常务理事,并推举黄逸峰同志为会长,王眉征、黄朝治、龚清浩
、顾树桢
同志为副会长,陆修渊同志为秘书长。同时,又聘请潘序伦同志为本会顾问。由于本会是自下而上地进行筹组,因而一开始就具有民间色彩,并且与市社联提出的学会应是专家、学者自我组织的平台的要求相吻合。20多年来,通过换届改选学会领导成员虽然有所更迭。但以学术界人士为主格局始终并未改变。现任会长为汤云为
同志,副会长为王松年
、孙铮
、李若山
、郁子冲、许沛等同志,秘书长为胡兰芳
同志。随着会务的发展、会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现有会员3000多人,在市社联系统中是会员人数较多的一个学会。学会还设有分支机构,包括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21个,各区县先后成立的会计学会均已加入本会为团体会员,全市已形成会计学术研究的网络。
本会成立以来,按照市社联提出的“依法治会、按章办会、学术立会、智力兴会”的要求,团结全市会计理论、教育和实务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自主地开展以学术研究为重点的各项会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研究,推动我国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发展。学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本会成立以来就一直为此而努力。具体作法是:
第一,确定各个时期学术研究的主要目标。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服务的。因此,我们历年来根据党在各个时期对经济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力求使学术研究活动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管理要求相适应。例如:在我会成立之初,主要围绕党所制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和调整经济的重要步骤,确定了研究课题。为了使会计工作更好地适应伟大的战略转变,对一些会计理论问题,包括会计的科学属性、会计的基本职能等展开讨论,澄清人们对会计作用的模糊认识,增强时代责任感。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为了使会计工作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我们先后研究了建立经济责任制,实行全面经济核算问题,资金有偿使用问题以及会计如何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问题等,以利于推动企业更好地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任务。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贯彻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又研究了涉外会计、国际会计以及会计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对我国会计立法和会计准则的制订,也积极进行探索,力求使会计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使法制建设与准则体系不断完善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正在以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制度
等为重点,开展研讨活动;并对电子商务与会计信息网络化以及加强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建设等作了探索,使会计工作在新时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二,采取一般号召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每年初确定十个左右的学术研究参考课题列入年度计划。一方面要求各分支机构、各团体会员或会员小组根据本行业、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本会的课题计划中选择重点课题或自行补充课题,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本会则选择一部分重点课题组成有科研、教育和实务工作者参加的专题研究组,集中力量进行调查研究。后来,又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专题研究组,经批准立项,核定经费预算,落实科研任务。同时,我们制定《重点科研课题立项、检查、鉴定、管理暂行规定》付诸实施,使科研活动做到有章可循。
第三,组成由学术界人士参加的学术委员会,加强对学术活动的指导和管理。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术研究活动,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从1989年开始经本会常务理事会决定,聘请会计学术界有代表性人物,专门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负责对学术活动的规划和课题设计,人员组织和立项审核,并对学术研究进行积极引导,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
第四,评选会计、审计优秀论文,培养中青年理论队伍。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会计专家、教育界潘序伦同志毕生从事会计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鼓励广大会计工作者积极从事会计研究,繁荣会计事业,本会从1984年起设置潘序伦会计学术奖励基金,对会员中撰写的优秀论文实行奖励。每年评选一次。自1986年起,又将评选对象规定为45周岁以内的中青年会员。1987年起又将评选对象扩大为包括各团体会员在内的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中青年会员,截至2003年度止共评选出优秀论文260多篇。通过评选,既发掘了会计新秀,又壮大了中青年理论队伍。
第五,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本会成立以来,根据理论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的要求,屡次为改进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管理提出建议。特别是比较重视对会计立法和完善法制建设献计献策。例如:当财政部历次发布的《会计法》(征求意见稿)下达时,我们先后组织专题组进行讨论,提出意见。在1984年,我们专门派代表参加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会计法》(送审稿)讨论会进一步提出意见。在财政部起草《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各项具体会计准则过程中,我们都组织力量进行认真研究,就会计准则的总体
布局,具体会计准则的分类和体例结构以及有关定义、内容和包含范围等方面提出建议。当财政部在起草《会计人员
工作规则》时,我们也组成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从岗位的设置、科目的使用一直到会计档案管理、会计事务交接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并且还派专人参加由财政部召开的定稿会议,最后陈述意见。近年来,我们还主动对会计证管理和会计人员
继续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经过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还对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组织专题研究提供财政部门在制订法律、法规时的参考。这样,使学会能够起到党政有关部门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二、充分利用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开展了与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践相关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编辑出版会计期刊,开辟了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本会成立后不久即着手出版《会计通讯》,作为内部刊物,供会员同志阅读。随着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和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本会于1980年10月报经市社联转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准将《会计通讯》改名《上海会计》
定为双月刊,自1981年起,由新华书店向社会公开发售。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并便于读者就近订阅,是年8月,本会又报经市社联转报市委宣传部批准将《上海会计》
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自1982年起通过本市报刊发行局(前身是报刊发行处)委托市邮电局报刊处向全国公开发行。《上海会计》
本着“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办刊方针,以“为会计界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宗旨,贯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一直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刊物订阅面逐步扩大,遍及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地区;发行量逐年上升,最高曾达5万多份。为了提高刊物质量,专门成立了由会计学术界权威人士为主的《上海会计》
编辑委员会,负责对刊物的规划和引导,并且不断扩大刊物篇幅,扩充栏目设置,有针对性地发表有关学术研究成果,业务与技术探讨的文章,以适应不同的需要。由此这本刊物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刊物价值获得社会广泛认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会计类核心期刊,1998年起参加中国电子出版社的期刊光盘版,1999年起又先后与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达成协议,全文进入数据库。然而,在2003年报
刊治理整顿过程中,突接市新闻出版局通知,经中央报刊治理办决定《上海会计》
属于停办之列。因此,从2004年起《上海会计》
不得不重新改为内部刊物,在一定范围内免费赠阅,因此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这是引以为憾的。
第二,组织编写出版一批会计丛书,为财会人员提供精神食粮。本会从1981年开始,组织力量撰写《工业企业财会人员进修丛书》、《工业企业会计人员
技术职称考核复习提纲》、《工业企业财务整顿经验汇编》等书籍,公开出版供财会人员阅读参考。其中《工业企业财会人员进修丛书》共分10册,计有《全面经济核算》、《管理会计》
、《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专用资金管理》、《怎样查账》、《财会应用文》、《怎样记好账》以及《会计制度设计》
等。为了普及会计知识,本会在1983年还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工业企业会计”专题讲座,并由顾树桢
、陈荣法等同志撰稿出版了《工业会计讲座专辑》,供全国各地财会人员学习之用。
第三,培养财会人才,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本会从1980年开始举办上海业余会计专科学校,招收在职的财会人员,培养成为具有大专水平的专业人才。同时又举办业余培训班,对财会人员进行短期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专科学校共办了两期,招收学员500多人。后来,根据市教育部门加强对大专院校的领导和管理的要求,经本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将培养大专生的任务转给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办理,成为该校的夜校部,至于短期培训任务仍由本会负责办理。自此以后,始终按照“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需要,坚持教学质量”的办学方针,设置各种班级。其中既有以传授基本技能为主的“会计专业培训班”,又有根据特定目的举办的“专业合格证班”,既有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的“涉外会计班”,又有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作准备的各种辅导班。基本上适应学员们的不同需要。后来,由于各区县会计学会都已先后举办培训业务,学员们可以就近入学。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在2001年经本会理事会决定,原来举办的一般培训班停办,今后应改为以高层次财会人员为对象,着手举办特定的培训业务。
第四,建立会计咨询机构,更好地为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服务。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本会于1984年底筹建了“上海会计咨询中心”,翌年3月,又将这个咨询机构改为由本会与上海财经大学合办并改名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双方智力优势,为企事业单位服务。同年11月又报经上海市财政局和市外经贸委批准,使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依法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法人组织,既办理国内业务,又办理涉外业务。自1988年起,经本会常务理事会决定将这个事务所改为单独挂靠上海财经大学。后来这个事务所又在体制改革中改为由注册会计师个人出资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第五,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我们一方面根据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举行学术报告会或学术讲座。请有关专家、学者向会员作报告,藉以引导和推动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在市社联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包括举办讲座和设置咨询点,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宣传会计法制、会计理论和会计知识,或作解疑释惑工作,使会计的作用深入人心。
三、举行不同方式的学术交流,起到沟通情况,切磋学术交流经验的作用。本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三方面的学术交流:
一是国际间学术交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本会与国外和香港地区会计界、国际会计组织
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先后接待了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香港会计师公会
、日本监查法人、美国“民间使者计划”财务访华团和各国际会计公司负责人率领的代表团以及各大学、各学术团体中的教授、学者。其中包括安达信国际会计公司访华代表团、日本监查法人联合访华团、马来西亚注册会计师协会
代表团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葛恩全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戴玉光博士,台湾省会计学院院长郑丁旺
教授和日本青木茂男教授等。通过举行座谈会或请他们作学术报告,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经济形势和会计理论与会计学科的新发展,作为我们的借鉴。与此同时,本会也派代表参加由中国会计学会
组成的代表团去香港讲学和访问,向当地工商界及国外人士介绍上海投资环境和中外合资企业中的税收、财务法规等问题。接着,本会正副会长、秘书长也先后应邀访问了日本、美国参加各种研讨会。通过这些访问有助于宣传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涉外经济有关规定,介绍我国会计理论建设的新成就,增进了双方的友谊。
二是地区性学术交流。在全国各地会计学术研究蓬勃开展的同时,经中国会计学会
的组织和推动,地区性学术交流活动也随之兴起。由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广东
、福建
等省和上海
市会计学会组成的东南地区六省一市(后来山东省也参加成为七省一市)会计学会学术交流会,每年举行一次。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40余人,收到论文50余篇。在这次会议上有关省市的会计专家、学者汇集在一起,共同交流探讨学术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此以后,每年由有关各省会计学会轮流召开。现在第三轮已接近尾声,即将进入第四轮。这项活动势将连绵不断地进行下去。
三是本市范围内的学术交流。随着会计事业的不断发展,本市各区县、各行业系统也都陆续成立会计学会,并先后加入本会为团体会员。后来,根据民政部制定的社团管理办法的规定,所有本市行业系统的会计学会,都必须转为本会的工作委员会,成为本会的分支机构。因此,截至2004年底止本会已有团体会员21个,分支机构21个。为了加强联系,沟通情况,切磋学术,交流经验,本会决定按季分别召开各团体会员、各分支机构秘书长联席会议已形成制度,以利于推动会务活动的开展和学术研究的深入进行。
此外,市社联还不定期召开与会计学科相关的各兄弟学会的会长、秘书长会议,交流工作经验,传达文件精神,研究贯彻办法,对学术研究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20多年来,本会的会务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得到市社联的肯定,自1998年起,本会连续两次经市社联评定为优秀学会。同时,历年来本会的正副秘书长和其他工作人员中经市社联评为学会优秀工作者的有12人次,评为积极分子的有16人次,其中个别副秘书长已连续5次被评为学会优秀工作者。
当前,本会正在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切实按照市社联和中国会计学会
的工作部署,联系本学科的特点,团结组织广大会员,振奋精神,务实开拓,继续开展以学术研究为重点的各项会务活动,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两个率先”作出应有的贡献
!
开放分类:会计学术组织、上海、会计学会
贡献人:歪C歪
© 中国会计视野网站